隨身碟已經問世很長一段時間了,從usb1.0時代我就有購買來儲存一些資料的使用的習慣,當時念書的時候,往往都需要用電腦上台報告,擁有筆記型電腦的人不多,通常都要跟系辦借用,同時還有借用投影機,硬體設備學校都有提供之外,再來就是重要的「報告內容」,我們學生通常都是用隨身碟把資料存好,到了教室直接插到電腦上就可以開始報告了,相當方便的小玩意兒。
不過當時那個年代隨身碟容量通常是用 mb 來計算的,例如 128mb或512mb,鮮少會看到超過1G以上的規格,而且都是usb1.0,價格又不便宜,傳輸速度跟現在的比起來相當的慢,不過也確實解決了當時報告的需求,真的是非常偉大的發明。
回過頭來看現今社會隨處可見的USB隨身碟系列商品,許多的造型設計或做成鑰匙圈、手機吊飾等等商品,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呀!容量更從早年的mb計算,到現在以G來計算(1G=1000MB),可以儲存的資料量變得相當的龐大,傳輸速度也已經普遍是usb2.0,甚至有usb3.0規格的出現,到3C電子賣場或線上購物,都可以輕鬆找到 8G 或 16G 的規格,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出現200G或者容量更大的隨身碟?
隨身碟這個商品似乎相當的耐用,手邊有一支 8G隨身碟,已經用了好多年(當時可是相當高級的,因為容量當時算蠻大的),完全沒有任何損毀的跡象,雖然只有usb1.0的速度,但是用來保存資料還真的相當好用,一直捨不得丟掉(沒壞幹嘛丟掉?)難怪這麼多廠商敢推終生保固!
我個人蠻喜歡的品牌還有 pqi 與 tdk 等品牌